人文國中小 家長部落格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Q&A
  • 聯絡我們
Author

依玫

依玫

112學年度G2(二年級)玩學家長。 相信孩子對學習有天生的熱情; 相信學會思考比學會考試重要; 相信情緒管理比任何學科都應該優先學習。 我相信父母的這些相信將會塑造出孩子與眾不同的未來。

在地社區

頭城散步地圖 – 「頭城圖書館」篇

by 依玫 2024 年 11 月 17 日

作者:傳杰

在頭城這個寧靜的小鎮上,有一處寶藏般的存在——頭城圖書館。它就像是鎮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雖然不大,卻蘊含著無窮的智慧與溫暖。 推開圖書館的大門,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閱覽室裡瀰漫著書香,雖然藏書不如大城市的圖書館豐富,但這反而成了它的獨特魅力。少了選擇的困擾,我可以隨意拿起一本書,找個舒適的角落坐下,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這種隨性而舒適的閱讀體驗,讓人忘卻了時間的流逝。

走進自習室,一派寧靜祥和的氛圍撲面而來。這裡配備了現代化的設施,插座、冷氣一應俱全,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環境。我常常看到學生們專注地在這裡溫習功課,也有成年人在此進修充電。這個空間彷彿有魔力,能讓人心無旁騖地投入學習。

兒童閱覽區是圖書館裡最活潑的一隅。寬敞明亮的空間裡,常常能看到父母陪伴著孩子一同閱讀。有時是爸爸輕聲為孩子講述故事,有時是媽媽耐心地解答孩子的疑問。在這裡,書本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成為連結親子感情的橋樑。 每當我需要一個安靜的角落來沉澱思緒,或是想和家人共度一個充實的下午,頭城圖書館總是我的首選。

它就像一個溫暖的避風港,不管外面的世界多麼喧囂,這裡永遠保持著一份寧靜與美好。 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頭城圖書館依然守護著閱讀的魔力,為鎮上的居民提供了一個可以放鬆、學習、成長的空間。它不僅是一個藏書的地方,更是凝聚社區情感、傳承文化的重要場所。每次踏入這裡,我都能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和人文的關懷,這使得頭城圖書館成為了這個小鎮上最珍貴的文化瑰寶之一。

2024 年 11 月 17 日 0 comment
心情教養親子

喜歡孩子現在的樣子

by 依玫 2024 年 1 月 29 日

作者:依玫(G2家長)

兒子目前已進入人文一年半了。

今天的他忽然語出驚人兩次。

1)

我們聊到為什麼當初我到學校去接他要進行人文獨有的親子約會的時候,他突然會脫口而出「蛤?為什麼?」⋯⋯真的讓我很受傷。

他跟我解釋:「因為我想跟同學玩,也想跟你去親子約會,所以那時候我有點⋯失控。」

「不知道要走哪一條路。」

我瞬間大笑😂。這竟然是一個二年級的孩子說出的話。

2)

剛才我們到了觀光工廠,他在遊戲區玩積木,我在東晃西晃。他要求我去陪他,我說好,但還在東張西望。

他:「媽媽,我現在需要關注。」

我又瞬間愣住!這不是家長課才會出現的詞嗎?🤣這小子竟然會正經八百提出這個要求。

雖然他的基礎學科能力仍在緩慢進步中,偶爾也會像喝醉的人一樣瘋狂,但是我很喜歡他現在的樣子。❤️

2024 年 1 月 29 日 0 comment
Q&A關於人文

剛好搜尋到這則新聞,請問後來校方處理方式?

by 依玫 2023 年 4 月 17 日

回答家長:Allie/依玫/靜/Jay/詠豔 (整理:依玫)

Allie:

目前學校收取的費用全部都經宜蘭縣政府核可收取,
每一個學期的費用也都會在學期初的班親會向所有家長報告。

依玫:

據我所了解,後來學校都有就所有做得不盡人意的地方加以改善。可以很肯定的是,我進來之後,瞭解到人文的老師一直為孩子著想,為孩子而努力,這一點從來沒有變過。但是就行政上的細節上,也許那時候沒有花太多的心力去打理好,而造成一些爭議。

靜:

我覺得妳的擔心是正常的喔

😌

去年的我在了解人文時這也是我擔憂的其中一部分,尤其是將來要面對先生和長輩的質疑,所以有常問人文家長跟去看過相關資料。
當孩子真正進入人文之後,我反而覺得一學季快1萬2的費用其實是賺到

☺️

因為我查過台北的自學團體一週2次,一個月最少也要8、9千以上。
我猜先前的事件可能是某些家長沒有了解學校的作法,甚至覺得沒有必要詢問老師解決疑慮,所以才會衍生後續新聞。
現在的我盡量有機會就去支援學校,因為唯有讓自己成為學校志工,我才能更理解學校到底適不適合我們家。
希望妳問清楚、了解清楚之後可以解決妳這方面的疑慮

Jay:

網路上不會只有這些負面報導喔,
雖然知道所有的媒體或者文章,都是個體的出發點
(跟政治一樣,真實是甚麼沒人知道)。
看了許多負面報導當初要轉來前也心驚驚。

我自己的做法是,多跟人文在校生、人文畢業生家長、學生、老師多互動~
與他們對談中,雖然會因為不了解負面報導而害怕,但與他們互動真實感受很明顯這是我要的教育環境(這裡的大孩子很明顯自信 與有獨立思考,大人們互動之間也相對自然舒服)。

自己的發現是 人文不會想要行銷誰進來,人文人事物只會盡量展現他們真實的樣子展現給家長看,家長覺得合適在來。

至於學費真心覺得CP值爆高,就不多提了。

讓我感動的是錢買不到的真心連結,我支援過幾次2、3年級的行動學習,我每到定點就在休息或者弄些自己的事情。

我見到老師從當日出發前的教課準備,行動過程教學(整天8小時),每個小孩發生人際糾紛或者遇到困難時從行動中教學(非常有耐心的陪伴教學),沒事時就默默在旁觀察著小孩(觀察小孩與拍照觀察小孩的特性,可能適合小孩的成長方法,重點是~老師總是帶著笑容看著每個小孩好像這些小孩都是他家的,很有愛)

很佩服老師整個人大多都融入內化在人文教育裡面好像都不會累。
老師當下那幾次支援畫面很讓我感動(我老婆也支援過1次也是相同體會) 與感恩能遇到這樣的環境與老師~~
在這我覺得我們親師生是一起的,我很信任我小孩與老師。

我很慶幸當初雖然看到許多負面報導會害怕時還有有多付出時間  跟真實生活在人文的人事物互動,其中一個在宜蘭員山認識的家長跟我說,如果你想讓小孩長成自已的樣子,人文很適合你,他的小孩要畢業了 完全有自己的思考與負責的態度這孩子生活幾乎都不用替他擔心了,他很相信他孩子與人文。

詠豔:

很感動 

💗

我不知道是不是 網路的方便性 與 大家更習慣透過 文字通訊軟體交流,而忘記了 其實人跟人真實的互動是更直接而單純的。

這兩年 人文家長群 自組招生小組,我們每個人用自己的力量 傳遞真實的訊息,親身的感受,其實不知道是否能讓所有的人理解。
但人文沒有別的資源
就只有

⭐

一群單純的學生

⭐

燃燒小宇宙的老師

⭐

選擇相信的家長

歡迎來認識我們!

2023 年 4 月 17 日 0 comment
Q&A關於人文

想請問如果沒有午睡習慣可以不午睡嗎?

by 依玫 2023 年 3 月 14 日

回答家長:Daisy/詠豔/涓慈 (整理:依玫)

Daisy:

我家小孩這一屆,從01學期開始,沒有一天有人午睡的,根本捨不得午睡啊!

老師不會強迫孩子一定要睡,但會希望孩子們為下午課程留體力,所以孩子們雖然不午睡,是會希望孩子們做靜態的活動,有的就窩在娃娃區躺著跟同學小聲聊天、玩桌遊、畫畫、拼豆、老師陪看繪本等等……(老師有觀察這一屆孩子就算不午睡,也不會影響下午課程,所以才做這樣的調整)

每一屆的孩子特質都不一樣,所以才說人文每一屆的課程都不太一樣(我聽說有一屆孩子就很需要午睡)

詠豔:

我女兒從來不午睡的

當時老師就安排一個空間 給不午睡的孩子 安靜地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但是; 有個前提:

人文的活動量很大很大 每天都是跑3000公尺的瘋狂消耗體力

原本不午睡的孩子 老師會看現場實際需求安排。

不會是 以前不睡 現在就不睡
一切還是老師看孩子狀態 安排
或許躺個30分鐘
身體休息 再起來 安靜地活動 也是有可能的

那萬一在課程上睡著了,會怎麼處理?

就讓他睡

天呀 他都累到睡著了
當然讓他睡飽呀 

到底多累會在課程中睡著啦
這孩子晚上要打工嗎?

我們真的有個孩子 睡到 老師打電話給媽媽說: 妳女兒 怪怪的 叫不醒
媽媽說:她只是太累

然後就真的一路睡到放學了

然後白天如果睡著
就會錯過好玩的課程
他會非常懊悔的!
開始在意自己的時間安排
總有一天 他會早點睡覺
不然明天會錯過更多好玩的事。

但是 孩子的作息還是需要家長
立下適當的界線喔~~

涓慈:

我女兒睡過一次。
小孩才不會趴著睡內,學校有好多舒服角落 。
她睡在老師坐位旁的懶骨頭一下午。

老師事後會跟孩子聊聊,怎麼這麼想睡,發生什麼事了呢?
是不是身體不舒服…之類的。

也會與孩子討論狀況和可能的問題。
讓孩子理解到這是自己的責任喔~

2023 年 3 月 14 日 0 comment
分享會行動學習

英國行分享會

by 依玫 2022 年 11 月 27 日

作者:家長 依玫(現為G1家長)

2022/10/19

上週三10/12在人文經歷了一場讓人很感慨與震撼的特別”說明會”。

它不是一般的招生說明會,而是讓我看到我的孩子未來在人文的樣貌 – “英國行分享會”。


說到這裡,就要先解釋一下:在人文,行動學習是其最具特色的教學方式之一。

從我的孩子今年娃娃國(也就是一年級)剛入學,老師就開始幾乎每週帶孩子出校行動學習1-2次,地點涵蓋各式各樣的種類,包括游泳池、各類博物館、動物園、甚至百貨公司。

在這段過程中孩子學會怎麼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學會自己買車票、自己點餐,由老師們帶著開始慢慢融入校園外的世界。

到了國中,則是有更遠距離的行動學習了。

這一次,八九年級的孩子竟然到了英國去參加國際論壇。

也許很多人聽到的第一個反應(也就是我們家爸爸的反應)是,不就是花錢遊學嗎?

但其實大大的不同。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段長長的歷練與探索自我的過程。

今天剛好跟某位九年級家長巧遇,便詢問了一下她家的孩子是否有去英國行,才知道原來整個過程非常刺激…(?)非常社會…(?)也非常讓我欽佩與滿意。

為什麼說非常刺激,是因為這可不是家裡有辦法出資就可以成行的。

孩子需要先認真思考這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想做的事、認真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有辦法去承擔行前行中行後所有的責任;

再來需要提交相關的報告與作品,然後還需要經過一次面談、兩次面談、跟老師一次再一次討論,面對自己的弱點,並且願意為了這個目標改變自己!

最後經過層層篩選,只有部分孩子才能獲得這次行動學習的機會。這是不是非常刺激的過程?!

非常社會是因為,這不就是未來出社會有可能會經歷的嗎?

面對一個難得的機會,孩子要去思考他們要如何表現、如何說服、如何爭取它。

但在人文,這裡的老師會從旁看到你的弱點,在旁提點孩子可以怎麼去修改,從而達到你的目標。

更硬的是,孩子們要為了這個目標在行前長達數個月的時間需要每天留校到8點,為了英國行這次的出行,準備各式各樣的內容,包括英國的歷史、文化、語言、交通、課題等等,甚至週末都不能休息!

這就是為了目標而去努力的過程,如果沒辦法撐下去的孩子,也只能中途舉白旗先休息,下回再戰了。

非常欽佩與滿意是因為老師們設計的這個過程真的讓孩子受益良多。

不管是對哪一個孩子而言,包括順利出行或最終未能出行的。設計的這個整個過程,不僅讓他們又再一次啟動了思考(這簡直是貫穿整個人文教育的精隨),思考自己到底要的是甚麼,思考要怎麼努力,思考自己的優勢與弱點…

我更滿意的是我的孩子將來有機會面對這樣的挑戰!

這樣的挑戰絕非是在挑戰誰的才智高或者誰的才藝學的多,

而是讓孩子知道:你,如果真的想要,全宇宙的力量都會來幫助你!


上週三的分享會就是最終成行的9位孩子在英國待了三十幾天之後回來所承辦的。

從撰寫文章、材料蒐集、活動主持與表演、活動環節安排、每個上台分享,幾乎都是出自國中生之手。

仔細想想都會覺得雞皮疙瘩,這樣的能力就是直接培養可以在一間企業執行一個大型活動與簡報或演講的雛形!

其中一位孩子在分享的時候,自嘲自 己在人文都沒有在讀書,所以在準備會考的時候需要專門排出時間全身心投入,所以最終也有考上他理想中的學校。

但我真很想上台跟他說:

「你知道嗎孩子?其實在你開始在思考你的目標是甚麼,當你同時為了英國行與會考在準備然後做了很好的取捨與安排,當你決定面對這次分享會的挑戰,當你決定走上分享會的舞台的時候,你就已經把你的同齡人甩到好幾條街之後了。

「你,真的很棒。」


最後,我相信一定也很多家長很想說,我們家沒有那個財力與經費讓孩子出國。

但,相信我,只要孩子真的想要,人文真的有很多資源都可以運用。; )

歡迎有興趣的家長可以找我們聊聊喔!

這位是剛從人文畢業的孩子,他的台上的展現自我能力相當顯而易見
這些孩子選擇了挑戰自己,上台侃侃而談
除了準備上台簡報,這群孩子還準備了系列報導
2022 年 11 月 27 日 0 comment

分類清單

  • Q&A
  • 分享會
  • 在地社區
  • 學生文章
  • 安儀專欄
  • 實驗教育
  • 心情
  • 情緒
  • 教養
  • 畢業生
  • 老樹
  • 行動學習
  • 親子
  • 親子約會
  • 關於人文

標籤清單

人文 傾聽 價值 價值觀 出國 同理 嘗試 國中 團隊合作 報告 天賦 學享會 學科 實驗教育 彈性 思考 情緒 想要 感動 探索 接納 支持 焦慮 特質 積極 經驗 能力 自主學習 自由 興趣 英國行 行動學習 衝突 規劃 親子 親子約會 親師合作 觀察 討論 試讀 轉變 適應 陪伴 需求 體驗

@2022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人文國中小家長部落格


Back To Top
人文國中小 家長部落格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Q&A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