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國中小 家長部落格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Q&A
  • 聯絡我們
Tag:

學享會

分享會心情關於人文

人文國中的”期末考”

by 人文學生 或 其他人文家長 2024 年 1 月 29 日

作者:立芸 (目前六年級學生家長 – 註:六年級已是人文的國中)

這週2天泡在人文參與我兒的成果展,

第一天是科學攤位,

每組需要用活動帶入科學知識,

讓1-3年級的學生還有參觀的家長去體驗。

在活動前幾天,

各組還需要帶著海報去低年級的班級做宣傳。

我家兒子雖然不是最出眾的,

但是看他自在地上台參與其中,

我覺得就是很棒的進步。

科學攤位活動當天,

1-3年級小朋友放進來之後,

在在考驗他們團隊合作溝通協調能力以及應變能力,

我覺得人文很棒的一點是,

孩子可以在大人的陪伴下學習與不同年紀、不同特質的人相處。

相信這一次,他們除了科學原理之外,

也感受到父母帶自己的不容易吧!🤪

第二天是學享會,

每位學生要提供靜態展覽作品跟口頭報告一週的行動學習,

兒子台風比上次穩,而且內容也變得比較豐富,

除了看自己孩子的之外,還可以去看89年級的報告,

有位學生報告了他電影製作的學習歷程,

從主題發想、腳本到生成,

聽完之後也獲益良多。

很喜歡這裡給予孩子很大的彈性與空間,

用自己的步調學習行走,

看到我兒在這當中慢慢地踏出舒適圈接觸不同的人事物,

很期待他未來的表現,

也謝謝老師的帶領。

2024 年 1 月 29 日 0 comment
分享會心情

國中學享會分享

by 人文學生 或 其他人文家長 2024 年 1 月 22 日

作者:Daisy(人文家長,孩子目前三年級)

國中部學享會讓我驚豔的是:
他們對自我的察覺能力 —
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

因為清楚了解自己,
他們身上是能看到自信,且不自傲的展現自己。

聽孩子們分享,對於內在動能的探索的歷程,也是很真實面對自己。

2024 年 1 月 22 日 0 comment
分享會心情關於人文

國中學享會分享(6-7年前帶的孩子)

by 人文學生 或 其他人文家長 2024 年 1 月 22 日

作者:慧紋(人文家長,目前孩子九年級)

今天在學享會上,突然有個孩子從背後扣住我的肩膀,個頭比我還高大,還會抱著我的國中青少女?!我想不到…..除了女兒外還有誰…..還在猜測時,已看到這個小孩的臉!

這個女孩是6-7年前,我在優幼部落(體制外實驗教育共學團—學齡前)陪伴的小孩,當時,每週至少兩天擔任陪伴老師,陪小孩玩遊戲,也帶著家長學習如何跟小孩互動、溝通…..

當時是個歡必吧,生氣起來會動手,被我抱離現場陪伴她處理情緒的小孩,如今已經比我高大,可以一把環抱我的大孩子。

在孩子國小、國中期間,我們對話很少,偶爾見面時,就是跟孩子連結,好奇她正在做的事情、關心的事物。孩子跟我聊對於待會學享會要分享的想法,也聊到自己已經上台第三次還是很緊張…

待報告時間一到,前往教室聽她報告,這個條理分明,直率真誠,仍然偶爾爆衝的女孩,這次能夠看見自己有爆衝的狀態,也提及自己正在調整,期望未來行動學習裡能夠調整身心,甚至想著可以如何調整身心。

天啊!那個歡必吧的孩子已進化!

過往那段短短的伴讀時光歷歷在目,讓我好是感動這個進化的歷程與母親在背後有多努力……

2024 年 1 月 22 日 0 comment
心情畢業生關於人文

「家族」、「選課」讓我感受到人文對我的重要,這是其他學校所無法提供的

by 畢業生及其家長 2023 年 12 月 21 日

文●照片提供/人文國中110學年度應屆畢業生  鄭予安

進到學校後第一個互動到的就是班上的人(在人文我們將班級稱呼為家族),讓我覺得大家都是我的家人。家族中的每個人都很要好。 家族成員很重要,因為很多活動都會跟家族的人待在一起,所以自己想待的家族當然要由自己來決定。

小學的時候,家族大多都是老師依照學生的特質分,但是老師會給我們彈性,所以想換家族也可以;不只家族,連班群也可以換,在人文只要跟老師討論過,沒有什麼是不能換的。

到國中部後,這幾年我們通常是先選成員再選(搶)老師😆,所以每次分家族的時候都很令人期待,選的過程也很好笑。分完家族後通常會先選一個臨時主席來帶大家討論一些事情。

曾經有一次分家族時我跟另一個女同學被選為臨時主席,結果我們當著當著就變家族長了。當家族長真的太辛苦了,要一直帶大家討論事情;更何況不是每個人都會踴躍發言,所以真的會出現心累的情況。不過越累也代表學了越多東西,抗壓力跟事情的處理能力都會變好,而且只要看到大家很用心的在為家族付出,不管是為了行動學習還是學享會,看到大家投入的模樣,就會覺得之前的辛苦都值得了。

家族的事情告一個段落後,第二個要選擇的事情就是「選課」。每次選的時候都很煎熬,因為每次都會遇到很多喜歡的課擠在同一節,而每次都會猶豫個五到十分鐘,選完禮拜一到禮拜三的課整個人的靈魂都飛了。當然,偶爾也會遇到一堆課卻沒有一堂想上的狀況,這時候我就會去找老師談,把那堂課改成PBL。在PBL那堂課的時間可以研究自己想研究的東西,像是寫小說或是練習舞蹈。當然也不是跟老師說一下就可以有PBL時間了,而是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規劃好,並與老師進行對話。我覺得把時間花在沒有興趣的事情上,對我來說真的很痛苦,而且就算逼自己去上那些比較沒興趣的課,我也不一定學的到東西,所以這個彈性的學習空間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

我覺得在人文不管是做什麼事都很有彈性,每件事都可以自己選擇。老師會鼓勵大家去嘗試很多很多事情,但是不會強迫我們,也因為選擇權在自己手上,反而更會踴躍嘗試各種事情 — 像是參加活動、當幹部、當地導之類的事情,這種教育方式讓我從小就體驗了很多事情,這會幫助我以後去別的地方也敢嘗試各種事情,能在人文長大真的太好了。

2023 年 12 月 21 日 0 comment

分類清單

  • Q&A
  • 分享會
  • 在地社區
  • 學生文章
  • 安儀專欄
  • 實驗教育
  • 心情
  • 情緒
  • 教養
  • 畢業生
  • 老樹
  • 行動學習
  • 親子
  • 親子約會
  • 關於人文

標籤清單

人文 出國 分享會 同理 嘗試 國中 團隊合作 報告 天賦 學享會 學科 實驗教育 彈性 思考 情緒 想要 探索 接住 支持 教育 散步地圖 焦慮 特質 畢業 積極 經驗 能力 自主學習 自由 與眾不同 興趣 英國行 行動學習 衝突 規劃 親子 親子約會 觀察 試讀 轉變 適應 開放 陪伴 需求 體驗

@2022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人文國中小家長部落格


Back To Top
人文國中小 家長部落格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Q&A
  • 聯絡我們